雖然小米手機歷經數年仍未正式進軍美國市場,但“厚道價格”的生態軍團卻早已多點開花。
華為進不去的美國市場,小米會有戲嗎?
比上市還有耐心
“美國市場會等我們做好準備之後(再說),暫時不考慮。今年有點忙不過來,增長太快。” 在本月初
的上市活動中,被問及美國市場的話題時,小米CEO雷軍又一次推遲瞭進軍美國的時間表。
對於美國市場,小米高層的態度比上市融資還有耐心。2016年還在宣稱“五年不上市”的雷軍,直到去
年才開始直面上市的問題,轉眼今年夏天就已經赴港敲鐘。但對美國市場,小米已經吹響進軍號角三
年之久,迄今依然還在積極籌備的階段。
在小米美國官網上,隻有移動電源、耳機音箱、攝像頭等寥寥十來款周邊產品介紹,找不到任何小米
手機和電視的信息。而且,在這些周邊產品中,隻有不到十款產品可以跳轉到亞馬遜平臺銷售,並沒
有自己的電商平臺。這就是小米美國目前的業務現狀。
2015年2月,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和時任全球副總裁巴拉(已經離職去Facebook)在舊金山召開媒
體見面會,首次向美國媒體宣佈進軍美國市場。當時小米正處在意氣風發的高速增長期,前一年全球手
機銷量突破6000萬部,躋身全球前六,正式啟動全球化戰略。
但林斌當時對新浪科技明確表示,小米對美國市場並不會急於求成,暫時隻會銷售耳機、電池、手環等
周邊產品。他解釋說,由於專利積累、系統內容、電商平臺和售後服務都需要時間,因此小米手機、電
視等核心產品何時在美國上市,並沒有時間表。
隨後的2016年,卻是小米的滑鐵盧之年。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小米全年手機銷量比上年下滑瞭36%,而
且每個季度都在同比下滑。在國內市場出現嚴重危機的情況下,小米把海外市場的拓展重心放在瞭東南亞和
印度等新興市場,而對作為發達市場的美國隻能暫時擱置。
關鍵運營商渠道
與中興和華為這兩棵中國通信行業的招風大樹相比,小米成立僅有八年時間,沒有涉足敏感的通信行業,如今
又在香港公開上市,他們在美國遭遇的政治阻力和非貿易壁壘或許會相對較小。除瞭中興和華為,在美國銷售
智能手機的中國廠商還有TCL(旗下阿爾卡特)、酷派和一加。這三傢廠商的業務目前並未遭受兩國經貿關系降
溫帶來非貿易壁壘的影響。
不過,即便小米可以順利進軍美國市場,他們還需要面對一個巨大的障礙:運營商渠道。與中國和歐洲市場不
同,每年兩億部銷量的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依然由運營商牢牢把控,占據瞭接近九成的出貨量。其中,單是Verizon
和AT&T這兩大運營商就占據瞭68.8%的出貨份額。
雖然公開市場的裸機銷售不斷增長,但相比運營商渠道依然是小眾。2016年美國公開市場裸機的市場占比依然
隻有12%,而且其中74%的裸機銷售來自於沃爾瑪、百思買等諸多線下門店。這意味著小米所擅長的公開渠道網購
平臺,在美國智能手機銷量的占比隻有三個百分點。
而且,美國的運營商渠道或許是諸多市場中最為困難的。不僅要有先期合作做雙方關系的鋪墊,還要有嚴格的機
型測試流程,更對廠商的規模和質量有著明確要求,整個階段至少需要兩年時間。無論是中興或是酷派,都是
耐心經歷瞭這個過程才得以在美國運營商銷售產品。(TCL旗下的阿爾卡特品牌則與美國運營商)
相比兩個失敗案例:樂視前期投入瞭大量資金與AT&T培養合作關系,卻在即將進入運營商渠道之前遭遇自身
資金鏈斷裂,因而錯失手機打開美國市場的良機。而華為則是已經與AT&T達成合作協議,即將正式宣佈之
前,AT&T因為美國國會議員的施壓而突然取消合作。
在最近小米的西班牙市場拓展活動中,小米負責海外市場的高級副總裁王翔對新浪科技具體談到瞭這個問題
,“美國市場的獨特性在於運營商主導,網絡頻段和國內比更復雜,需要投入更多的網絡工程師;這跟小米以
往熟悉的模式並不相同的。我們習慣設計一款產品,能針對越多的用戶越好。另外同時間段裡我們的精力也有限,並不能全球全部市場同步前進。”
生態產品多點開花
實際上,小米這幾年在美國市場並不是沒有舉動。2016年,小米在谷歌I/O期間發佈瞭一款基於Android TV的
電視機頂盒,隨後悄無聲息的在沃爾瑪、Target、百思買等零售渠道上市銷售。這款明顯帶有市場試水和打造
口碑性質的機頂盒歷經一年半時間,目前依然在售。
值得一提的是,售價僅為69美元的小米盒子美國版在沃爾瑪的用戶評價超過瞭四星。(註:當時同等參數的Roku盒
子定價超過瞭130美元。)“性價比超高!”這是得到最多點贊數的一個評論。“價格厚道、感動人心”,雷軍公開信中
的這八個字在任何市場都是殺手鐧。
雖然小米手機暫時沒有進入美國市場,其龐大的生態軍團早已先行打動瞭美國消費者。搜索亞馬遜和沃爾瑪這樣的
公開平臺,可以找到第三方賣傢出售的小米手機、手環、移動電源、掃地機器人等諸多產品。小米產品的性價比
保證瞭這些賣傢的利潤空間。
早在2014年的小米手環第一代發佈之後,美國市場就出現瞭第三方賣傢的水貨,價格也從國內的
12美元(以國內79元估算)提升到瞭35美元(折合人民幣230元),依然供不應求。而小米手環二代如今在亞馬遜的售價已經降到28美元(折合人民幣180元),成為瞭亞馬遜的推薦產品。小米手環三代(國內售價169元)的亞馬遜水貨售價則高達
44美元(折合人民幣298元)。
同樣以性價比風靡美國市場的,還有諸多小米生態鏈相關企業的自有品牌產品。不過這些產品,並沒有
小米的商標,也沒有接入小米的智能應用。
小蟻生產的攝像頭幾乎每一款都是亞馬遜上的官方推薦和銷量冠軍,用戶評價超過四星。其不到50美元
的定價隻有Nest的三分之一。而且,小蟻攝像頭在美國使用的是和米傢極為相似的Yi Home應用,其在
谷歌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已經突破瞭100萬。除此之外,華米科技(小米手環生產商)、萬魔耳機(小米耳機生
產商)的多款產品已經進入美國市場數年時間,石頭科技(小米掃地機器人生產商)也在積極籌劃在美國市場銷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共享單車比中國慢熱瞭整整兩年。不過,目前加州三傢最為熱門的共享電動
滑板車創業公司,Lime、Bird和Spin,居然都不約而同采購瞭小米的電動滑板車(國內售價1999元,折合295美元)。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27/2885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