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機美國探險

USB CONNECTOR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年銷售額超過600億美元的美國是全球準入門檻最高的市場,也是高端智能手機的必爭之地。

華為一直希望能打開美國主流運營商市場,2018年初,雷軍也曾說想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正式進軍美國,但目前還未公佈進展。如今,卻是一直走“小而美”路線的一加手機成功撬開瞭美國市場的大門。

美國時間10月29日,一加手機在紐約舉辦一加6T新品發佈會,並正式宣佈與美國運營商T-Mobile達成合作;11月1日起,將在美國5600傢T-Mobile線下門店銷售一加手機。

繼中興、酷派之後,一加手機成為第三傢獲得美國運營商銷售資質的中國手機廠商。

從與T-Mobile開始談判到宣佈合作,一加隻用瞭11個月時間。這打破瞭T-Mobile歷史上談判周期最短記錄。一加手機創始人、CEO劉作虎介紹稱:“一般而言,手機廠商與北美運營商的談判周期至少需要16-17個月,甚至兩三年,T-Mobile內部覺得這已經是一個奇跡。”

劉作虎還強調:“一加在T-Mobile銷售的手機價格將近600美元,作為一個旗艦機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得到運營商的認可和認證,我們也覺得這是非常讓人驚訝的一件事情。”

10月29日,美國與一加合作的T-Mobile門店大排長隊

在美國,T-Mobile是僅次於Verizon和AT&T的第三大運營商,平均每季度增長100萬用戶,是繼Verizon之後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同時,T-Mobile也是唯一一傢在歐洲和美國使用統一品牌的移動電話公司。

此次合作的達成,標志著一加手機正式進入北美運營商合作體系,更代表著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第一次在高端價格段贏得瞭北美主流運營商的認可。

在發佈會上,一加還宣佈將與高通合作,於2019年上半年推出5G手機。高通總裁克裡斯蒂安諾·阿蒙(Cristiano Amon)表示,2019年上半年高通會有一系列針對高檔智能手機的全新應用發佈。他說:“我們相信一加手機將在5G的推廣和應用方面起到引領者的作用,我們也希望在2019年實現5G的全面普及。”

打開美國主流運營商市場

美國不僅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高地,也是全球最高端的智能手機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億部,市場規模高達556億美元,而2018總銷售額預計將達到629億美元。

與中國手機市場不同的是,美國手機市場是由運營商主導的,Verizon、AT&T、T-Mobile、Sprint四大運營商幾乎壟斷瞭72%以上的銷售渠道,剩下少量的手機通過零售商和線上渠道開賣。

而美國運營商在選擇手機品牌時,不僅對手機質量要求非常高,而且看重該手機在美國的品牌影響力和口碑。正因如此,美國主流運營商體系中,通常以蘋果、三星等老牌巨頭手機品牌為主。

對於新成立的智能手機品牌來說,與美國運營商建立合作關系非常困難。據一加方面透露,美國運營商對手機質量要求頗高,達成合作通常分為三個階段:談判、內部測試以及接受運營商的測試,整個過程需要一年多時間。在手機上市之前,需要通過美國國傢準入認證(FCC)、第三方認證、運營商在網實測;涉及產品版本的改動,都需要重新走一遍流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甚至會直接進入運營商禁售“黑名單”。

劉作虎認為,一加手機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美國運營商的認可,最大的原因是產品。“T-Mobile對產品非常看重,而一加今年在美國已經是第五年瞭,已經有一個非常好的用戶基礎,並且我們的用戶凈推薦值非常高,60%的銷售都是來自於用戶的口碑推薦。”劉作虎說。

但是,應T-Mobile的合作要求,一加也在產品上做瞭一些調整。例如,在美國用雙卡的用戶非常少,在這一點上,一加和T-Mobile達成一致,最終合作款手機采用的是單卡;另外,在美國運營商定制版本預置軟件的問題,一加“基本上能不預裝的都沒有預裝,除瞭跟T-Mobile的服務強相關的,這個我們把它裝上去瞭”,劉作虎表示。

根據IDC調研機構2018年5月份對智能手機行業的最新調研數據,在美國400-600美元價位的手機公開市場中,一加占據44.3%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同時,一加在美國公開市場的銷量年增長率為行業最高。

CNBC援引行業分析師稱,這正是T-Mobile看重一加的原因之一。隨著LG等品牌在美國高端市場份額的下滑,目前美國市場的高端手機產品以三星、蘋果為主。對於T-Mobile而言,高端價位段缺少新鮮、有口碑、有品質的旗艦品牌,一加正好提供瞭這個選擇。

用低端手機沖銷量,用高端手機拼利潤,這是當下手機行業的普遍做法。中國已經是最大的手機市場,但美國市場消費能力強,有助於銷售利潤更豐厚的高端手機。不過,美國運營商主導著手機銷售渠道,要想在美國市場成功,便必須和運營商達成合作。

但是在運營商幾乎壟斷的美國高端機市場,目前中國手機廠商的建樹不多。

獵豹大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市場上占有率前幾位的品牌分別是,中興為在美滲透最高的中國手機品牌,占有率9.27%;摩托羅拉(聯想)排名第二,占有率5.83%。除以上兩傢外,中國手機品牌在美占有率普遍較低,華為與榮耀合並占有率僅0.41%,而小米重回美國手機市場,以線上銷售為主,故暫無顯示數據。

此前,除瞭聯想旗下摩托羅拉之外,在中國手機廠商中,美國運營商與中興、酷派合作較多。

從2011年起,中興多款機型與美國四大運營商達成合作。酷派則與美國運營商T-Mobile、AT&T和Sprint等達成合作。在美銷售期間,酷派推出Rogue、Catalyst等機型,價位段集中在50美元-150美元區間。

2018年2月,小米公司高級副總裁王翔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小米一直很重視美國市場,正非常謹慎地構建為美國消費者提供服務的資源。隨後,雷軍透露一直在考慮進軍美國市場,計劃2018年底或2019年初正式進入美國市場。2018年7月27日,小米旗艦MIX 2S正式上架亞馬遜美國商店。但目前,小米與美國運營商的談判尚未達成具體協議。

而華為與美國運營商AT&T合作以失敗告終。在失去瞭運營商的支持後,華為隻在美國的電商平臺進行銷售。目前,華為仍在美國線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旗艦與社區策略

2013年末,OPPO前副總經理劉作虎辭職創業,從零開始打造瞭一個全新的品牌——一加(OnePlus)。

與當前大多數國產手機品牌有所不同,一加專註旗艦機。據劉作虎此前提及的信息,2017年12月,一加在京東平臺3000-4000元價位段手機中位居銷量第一。

主攻價位段相對更高,讓一加手機在盈利方面有著基礎優勢。此外,一加選擇聚焦線上渠道,從而降低瞭營銷成本。

根據一加提供的信息,2014年,一加的營收是3億美元,在此基礎上一加的營收在過去三年實現瞭跨越式的增長。2017年,一加手機的銷量接近400萬部,全球營收翻瞭一番,接近15億美元。劉作虎也表示,一加手機在2017年超預期完成目標,其對盈利率和用戶增長方面感到滿意。

同為“小而美”的手機廠商,一加與錘子等手機品牌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互聯網模式、有設計感、主打年輕人群。不同的是,一加的競爭對手們在感受到國內的競爭壓力後,紛紛選擇加速向海外拓展,以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從一開始這些海外市場就是占據目前一加手機銷量大頭的市場。

不同於其他手機品牌先征服國內市場再轉戰國外,一加被認為是更重視國際化的公司,一開始就堅持國內外市場雙軌並行的策略。據悉,一加手機從第一代開始就得到瞭美國用戶,尤其是矽谷為代表的極客市場。

2014年9月,劉作虎微博公佈美國亞馬遜有將近兩千個員工購買瞭“一加1”。“一加1”推出時,亞馬遜、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公司的員工是購買主力軍。

數據顯示,2017年,“一加5T”在發佈後的四個月內在美國市場銷售一空,而“一加5T”也是2017年Q4美國400美元至600美元價位公開市場中最暢銷的機型。同時,一加在美國公開市場的銷量年增長率為行業最高。

2017年,一加全球營收近15億美元,其中北美市場增長瞭139%,占一加在線銷售額的25%。今年5月發售的“一加6”上市三周銷量就突破100萬部,已經成為印度400美元以上價位、中高端市場的第一品牌。

據劉作虎介紹,早在2016年一加3T上市時,便有用戶在Twitter上詢問,希望一加能與T-Mobile合作,以便能在T-Mobile的渠道購買到一加產品。同時,在一加社區中,很多美國用戶也留言希望一加能與T-Mobile達成合作。一加社區的首批註冊用戶就是來自於美國。

社區經營是一加的重點策略。截至目前,一加社區註冊用戶突破500萬人,這批來自全球不同國傢、不同背景的社區用戶一起改進和優化一加的產品。

在劉作虎看來,“這是一個非常獨特、多元的社區,來自196個國傢”。社區裡面有很多專傢,很多是行業甚至是企業的經營者,他們會給一加提出很多好的建議,不僅是產品,包括公司的運營,都會寫郵件、在社區發帖。

劉作虎曾舉例表示,“一加2”曾率先在業內實現瞭USB Type C充電線,當時有個用戶在論壇提出問題,說USB Type-C數據線和適配器在本機上是可以完美使用的,但是有些非標準的電阻器可能會損傷USB配件。針對這個問題,一加迅速做出反饋。一周後,經過反復測試,一加研發同事證實瞭這個問題確實是存在,並在後續迅速做出彌補和調整。後來才知道這個論壇用戶是谷歌Pixel團隊的一名硬件工程師。

2016年3月,一加手機與《紙牌屋》第四季合作,將一加手機植入到劇情中

Lopez Research分析師Maribel Lopez指出,在美國運營商的線下店鋪獲得露出並不能保證一加一定能在美國獲得成功。銷售代表經常向客戶推薦最流行的手機,以實現最快的銷售,這往往是蘋果和三星這樣的設備。

但是,一加更年輕,更極客的消費用戶群與T-Mobile的核心人群十分吻合。 對於一加來說,獲得運營商的支持顯然更有利。

搶先佈局5G

2018年10月26日,劉作虎基於實驗室環境下的5G網絡,發出瞭一條推特。

他在推特上寫道:“向5G問好!”,並附帶圖片描述瞭一加5G項目中一系列重要裡程碑。隨後,劉作虎轉發瞭這條推特,並補充道:“這是世界上第一條5G推特。”

一直以來,一加與芯片巨頭高通合作密切。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加手機每款旗艦機型都采用瞭高通公司的驍龍800系列處理器。與高通的合作關系,也促進瞭一加在技術和5G研發上的發展。

2016年,一加成立瞭5G項目,開始不斷在5G上投入。2017年6月,來自高通的研發團隊正式參與一加的5G項目,雙方就5G設備前端器件和架構展開瞭聯合研究。

在不久前舉行的高通4G/5G峰會上,一加聯合創始人Carl Pei也宣佈瞭一加正深化與高通以及運營商的合作,將於2019年首批發佈5G可商用手機。

10月29日,高通總裁克裡斯蒂安諾·阿蒙(Cristiano Amon)在一加發佈會上指出,美國幾乎所有的電信運營商都有宣佈建設5G網絡的相關計劃,因為5G能夠為全球用戶帶來多種好處。例如5G毫米波技術將會首先在高端智能手機進行嘗試性的應用,高通一直致力於將更多先進的技術帶給用戶,2019年上半年會有一系列針對高檔智能手機的全新應用發佈。

在2018年全球移動通訊大會(簡稱MWC)上,T-Mobile首席執行官約翰萊格爾也表示,今年在30個城市啟動5G移動網絡的計劃,並在2019年初推出首批5G智能手機,“從紐約、洛杉磯、達拉斯和拉斯維加斯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5G網絡將在2020年覆蓋全美。”

在5G的合作夥伴選擇上,T-Mobile聯合愛立信、諾基亞、思科等品牌,一加尚不在此列。

但據一加方面介紹,一加已經開始積極佈局,希望能使5G一加手機成為現實,計劃最早於2019年在美國推出支持5G的手機。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1031/304320.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Q3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萎縮 但小米仍領先

USB CONNECTOR

10月31日消息,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於當地時間周二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整體銷量下滑1%,至4040萬部,主要原因是受到最近的排燈節、燃料成本增長以及匯率波動的影響,該市場第三季度的發貨速度明顯放緩。這是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二次出現這樣的下滑。

不過,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最近表示,受節假日前強勁出貨量的推動,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環比增長瞭24%,同比增長瞭5%。

小米以29.8%的市場份額,鞏固瞭其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上的領先地位。2018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瞭1200萬部,同比增長逾30%,並連續四個季度位居榜首。

三星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與小米非常接近,該公司第三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930萬部,占據印度智能手機市場23%的份額,位居第二位。

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上,Vivo和Oppo分別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出貨量分別為450萬部和360萬部。Vivo的出貨量每年都在增長,而Oppo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卻下滑瞭24%。

今年第三季度,印度本地手機商Micromax出人意料地重新擠進前五名,該公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260萬部。這傢印度廠商本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是上季度的5倍,是其近年來的最佳表現。

來自恰蒂斯加爾邦政府的一項命令,強有力地幫助印度本地手機商Micromax重新擠進瞭前五。在那裡,Micromax與Reliance Jio公司將以2510盧比(合34美元)的固定價格為500萬女性和大學生提供智能手機和電信連接服務。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分析師TuanAnh Nguyen表示:“Micromax的手機出貨量大幅增長得益於一股眾所周知的市場力量——愛國主義。華為、Oppo、Vivo和小米的迅速崛起,以及蘋果在中國日漸式微的人氣,就是很好的例子。盡管近期Micromax不太可能在印度市場取代小米,甚至是Oppo和Vivo,但它能擠進前五名說明印度本地手機商的戰略正在發生轉變。如果印度有更多政府機構效仿恰蒂斯加爾邦政府,那麼當地手機商將可以提高其在印度智能手機上的份額。”

今年第三季度,在印度前10大手機供應商中,有8傢實現瞭增長。這些手機供應商要麼推出瞭新產品,要麼通過新品牌和子品牌進一步實現瞭業務多元化。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1031/304384.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Fitbit兩年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股價漲逾9%

USB CONNECTOR

可穿戴智能設備廠商Fitbit股價在美股市場周三盤後的交易中大幅上漲逾9%,原因是該公司公佈的財報顯示其在第三季度中出人意料地實現瞭調整後盈利,這同時也標志著Fitbit兩年以來首次實現瞭季度盈利。

Fitbit股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周三的常規交易中上漲0.31美元,報收於4.73美元,漲幅為7.01%。財報發佈後,Fitbit股價在截至美國東部時間周三晚上7點(北京時間周四早上7點)的盤後交易中再度上漲0.44美元,至5.18美元,漲幅為9.30%。過去52周,Fitbit的最高股價為7.79美元,最低股價為4.23美元。

財報顯示,Fitbit第三季度凈虧損為21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虧損1.134億美元相比大幅收窄;每股虧損為1美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虧損為48美分。不計入某些一次性項目(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Fitbit第三季度調整後凈利潤為1000萬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4美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調整後凈虧損為280萬美元,調整後每股虧損為1美分。財經信息供應商FactSet調查顯示,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Fitbit第三季度調整後每股虧損為1美分。

Fitbit第三季度營收為393.6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的3.925億美元,終結瞭此前多年的同比下降勢頭,並超出分析師預期。FactSet調查顯示,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Fitbit第三季度營收將達3.813億美元。

這種出人意料的盈利表現反映瞭Fitbit在這個季度中采取的成本削減措施,其運營支出同比下降17%。公司管理層還強調指出,Fitbit在產品端取得瞭強勁的表現,Versa智能手表繼續熱銷。Fitbit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稱,第三季度開售的新品智能手環Charge 3表現出瞭“良好的勢頭”。

在這個季度中,Fitbit的國際營收同比增長10%,主要由於公司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市場上的表現強勁。帕克稱,Charge 3智能手環在這個地區的需求表現“非常積極”。

對於即將到來的假期購物季節,Fitbit預計其產品組合將略微朝著健康追蹤設備的方向發生偏斜。公司管理層預計,這種轉變將可“略微提升”毛利率。

整體而言,Fitbit預計該公司第四季度的調整後每股收益將可達到7美分,高於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美分。

Fitbit一直都試圖將其業務范圍擴大到面向消費者出售設備的領域之外,尋求在更加廣闊的醫療市場上找到更具持續性的收入機會。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Fitbit在這個業務領域中一直都進展緩慢。公司管理層拒絕透露醫療解決方案業務的具體業績數據,但帕克表示,該公司在這個領域中實現瞭26%的營收增長,並將此稱為一種“重大的成就”。

帕克還說道,這種增長反映出瞭一個事實,那就是對於健康計劃和保險公司來說,疾病管理的重要性正在日益上升。“我們一直都有能力利用那種需求。”帕克在接受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采訪時說道。

截至第三季度末為止,Fitbit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和有價證券總價值為6.23億美元,按周三收盤價計算在公司市值中所占比例為略高於一半。Fitbit首席財務官羅恩·基斯林(Ron Kisling)向MarketWatch表示,雖然該公司擁有充足的流動資本,但“保有投資於未來增長的機會是很重要的”。

在截至周三收盤的過去12個月時間裡,Fitbit股價累計下跌瞭23%,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5.3%。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1101/304491.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美媒:小米上市破發不會殃及其它中國獨角獸

USB CONNECTOR

據《紐約時報》報道,備受矚目的小米IPO(首次公開招股)首日破發,讓投資者頗為失望。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其它即將上市的獨角獸公司也會表現不佳。

小米的IPO被認為是中國科技巨頭上市浪潮中的首例。它的表現並不大好——但有理由認為,其它準備要上市的公司可能會表現得更好。

5月小米提交上市申請文件的時候,市場對它的期望很高。當時媒體報道稱,這傢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公司在尋求高達1000億美元的估值。然而,這個夢想似乎是虛幻的:周一股市收盤時,該公司的市值約為478億美元。

那麼,它為什麼沒有達到估值目標呢

面對投資者,小米聲稱自己不僅僅是一傢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商。(其硬件部門去年的利潤率僅為8.8%。)相反,該公司表示,它正在進一步推進互聯網服務的發展,比如在線音樂和視頻服務。2017年,該公司從該項業務中獲得瞭60%的利潤率。

但根據該公司的招股說明書,這些互聯網服務去年僅占其總收入的8.6%。智能手機業務占總收入的70.3%。投資者似乎並不認為小米已經從硬件公司一躍成為互聯網巨頭。

(一個可能不是造成小米IPO表現不佳的因素: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該公司在全球范圍最大的兩個市場是印度和中國。)

分析人士猜測,此次ipo可能會給其他中國科技巨頭上市的計劃帶來麻煩。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下面是DealBook的分析,為什麼中國其他科技公司即將上市的股票能夠更順利地上市。

【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現在已然是一個成熟的龐然大物瞭。它運營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移動支付應用支付寶以及龐大的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在中國互聯網生態系統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樂觀的理由:螞蟻金融致力於提供利潤豐厚的互聯網服務,但與小米不同,該類業務是它的主營業務和主要的收入來源。上個月,該公司籌集瞭140億美元,這是私營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融資,吸引瞭Warburg Pincus和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Temasek)等知名投資者。

謹慎的理由:螞蟻金服面臨中國政府的嚴格監管審查,政府已經收緊瞭對中國金融業的監管。此外,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也在努力成為更加強大的競爭者,已經蠶食瞭支付寶不少的市場份額。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騰訊旗下的音樂部門是其母公司帝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表示,該公司已經牢牢控制瞭中國的音樂市場:占據中國流媒體音樂市場逾70%的份額。

樂觀的理由:騰訊音樂實際上是一傢增長迅速的互聯網公司。它擁有大約7億的月活躍用戶,據報道其中估計有1500萬用戶屬於付費用戶。

謹慎的理由:作為對比,與騰訊音樂最相近的競爭對手Spotify擁有1.7億月活躍用戶,但其中多達7500萬用戶付費。騰訊音樂需要讓投資者相信,將會有更多人願意為其服務付費。

【美團點評】

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致力於提供送餐、團購等服務。它現在是中國最有價值的科技創業企業之一,估值約為300億美元。

樂觀的理由:美團點評仍在快速增長,去年收入翻瞭一番,達到人民幣339億元(約合51億美元)。騰訊是其投資者之一。

謹慎的理由:值得註意的是,該公司去年的虧損幾乎是前一年的三倍,達到29億美元。盡管它目前領先於阿裡巴巴旗下的幾款競爭服務,但尚不清楚這種局面還會持續多久。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10/285701.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小米市值$564億超京東:上市第三日股價超4%

USB CONNECTOR

小米集團上市第三日股價低開高走,截至10:12,其股價上漲至19.80港元,市值達4430.47億港元,約564.46億美元。而京東在周二美股收盤後,市值跌至550.77億美元。

小米於本周一正式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6.6港元,較發行價17港元下跌2.35%。在談到破發問題時,雷軍表示,因為最近大勢不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才最重要。

在周二上午,雷軍還在微博曬出一張穿破洞褲的照片,紀念小米IPO首日破發。他表示要時刻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小米加油!”

不過上市第二日,小米股價已經高開高走,截至收盤,報19港元,大漲13.1%。公司市值達到4251.5億港元,約合541.7億美元。逼近京東。

在周二港股收盤後,雷軍發微博稱:“這兩天像一場夢……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雷軍表示:“這兩天的上市經歷,讓我們更感恩,感謝所有信任我們、支持我們的人!同時,讓我們更自信,更堅定走自己的路: 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11/285763.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小米股價漲破20港元關口:市值超5000億港元

USB CONNECTOR

小米漲破20港元/股關口,截至發稿時,小米股價漲6.70%,報20.55港元,市值達5115億港元。

7月9日,小米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不過意外的是小米剛剛上市就遭到瞭破發,開盤價報16.6港元,較發行價格下跌瞭2.35%。

資料顯示,小米擬發行21.79585億股B類股份,其中20.70605億股(約占95%)為國際配售,1.0898億股(約5%)在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17港元,集資370.5億港元。另設15%超額配售權,如獲行使,集資額則增至426.1億港元。

雷軍曾微博表示:“這兩天像一場夢……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這兩天的上市經歷,讓我們更感恩,感謝所有信任我們、支持我們的人!同時,讓我們更自信,更堅定走自己的路: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13/286214.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小米上市讓做極致單品服裝企業看到瞭未來

USB CONNECTOR

近日小米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近4000億港元的市值引發廣泛關註。創立僅8年的小米,其逆勢崛起不僅僅是資本圈盛事,也是整個手機行業的標志性事件,這對國內服飾行業同樣將帶來啟發。

無論是手機業,還是服飾行業,創新能力一度是中國企業的短板,國內品牌都免不瞭被國外同行質疑。不過短短幾年來,小米已向市場證明價值,成為一種全新商業邏輯和邊界突破的代表。

小米老板雷軍表示,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公司每一寸血管裡都流淌著創新的血液。但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輕輕松松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巨大付出的創新,也沒有不經歷無數挫折的創新,更沒有不承受誤解甚至非議的創新。

從這番話來看,小米的目標是蘋果這類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全球科技公司,通過硬件+新零售+互聯網的多元化商業模式,還有極高的性價比征服消費者心智。在此之前,傳統商業邏輯隻能通過技術和品牌拼殺,從某種意義上說,小米的出現代表著科技品牌離消費者更近瞭一些。

隨著中國服飾制造和零售正在逐漸崛起,陸續出現超過100億營業額的服飾集團,但目前,市場上顯然還未出現國內服飾版的“小米”。

商業效率低下將會被淘汰

雷軍指出中國商業核心問題是效率低下。他不認為中國人缺少工匠精神,也不缺少創新精神,更不認為中國人不能把東西做好。但商業效率低下的時候,為瞭把產品價錢做便宜就一定得砍成本,把成本砍到底的時候就成瞭山寨。他認為,不能改善品質,不能改善效率,不能改善設計的公司,全部會被淘汰。

在供應鏈上,小米一直秉持“便宜要好貨”的策略。雖然服飾和手機行業不盡相同,但這對服飾行業同樣適用。

雷軍也舉例男士襯衣,最貴的生產成本隻有120塊錢,最便宜的是15塊錢,但品牌進商場的時候賣的都是1500塊起。越來越多消費者認識到,他們購買的東西其實成本是非常低的,這將嚴重影響大傢的幸福感。遺憾的是好像每個人都不掙錢,一個十塊錢的東西賣給消費者幾百、上千塊錢,最後卻沒有人掙錢。問題就出在每一個環節的效率低下,看著加瞭十幾二十幾倍的價錢,消費者不買單,進商場的人少瞭,買的東西少瞭,攤銷不掉,每一層都不掙錢,就要求定更高的價錢,結果就成瞭死循環。

商業效率低下在服飾行業體現為高庫存,這通常也是國內服飾企業最棘手的問題。

在存貨和供應鏈管理上,小米借鑒瞭戴爾模式的供應鏈管理,力圖實現零庫存,按需定制。而以美特斯邦威、海瀾之傢、安踏等國內服裝品牌為代表,中國服裝品牌的發跡模式是“明星代言人+中央臺廣告+代理商銷售渠道”,比拼的是誰的聲音大、誰的渠道能力強。2011年到2012年間,高庫存、零售疲軟重創中國服裝產業,國內服飾企業業績幾乎都陷入困境。

佐丹奴、班尼路以及堡獅龍曾經並稱為時尚服裝的三巨頭,也比不少國際品牌更早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但如今沒有一個品牌的日子是好過。 為瞭轉型,國內品牌紛紛號稱引入瞭Zara的模式。

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建成早年創立子品牌Me&City時,就想效仿Zara的供應鏈,甚至深入其代工廠做調查,但是這個品牌最終沒能如願做大。

這傢紅極一時的服飾企業在2014年因庫存壓力被迫關閉瞭近800傢門店。僅在美邦宣佈新品牌形象和上半年600%凈利潤增長的2011年,同年一季度末的存貨超過30億元,較2010年底增加瞭6億元。 供應鏈體系對於品牌的利潤起著決定性作用。周建成曾拿美邦與國外快時尚做比較:“它們有些產品和美邦價格一樣,美邦沒錢賺,但它們卻還有利潤,這是供應鏈做得好。”

值得關註的是,海瀾之傢意識到瞭“快”的重要性,去年8月,海瀾之傢宣佈1億入股號稱”中國Zara”的UR。

區別於其他國內本土女裝品牌 ,UR的創始人李明光公開表示自己就是“Zara的學生”,從一開始就將UR按照Zara的模式來經營。與優衣庫、MUJI等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快時尚相比,UR更加重視快速供應鏈的基礎上來融合當季的潮流趨勢。 “我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品牌與品牌美學的打造能力,這也是UR的核心競爭力。”李明光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現在UR將以每年60至100傢店鋪的速度保持增幅,預計2020年國內外門店數量將超過400傢,營業規模超過100億。

不過,對於這傢正在快速成長的服裝品牌來說,面對如何成為“中國的Zara”這個問題之前,它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中國服裝品牌在邁過100億元營收這道坎之後,就會進入實體店的天花板。

分銷模式是商業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小米的銷售方式也與傳統手機廠商不同,以電商渠道為主。一方面小米不斷挖掘供應鏈上的優質單品,一方面隻要稍微改裝一下,就會變成一個現金流產品,每年產生上億的銷量。

據鋅財經早前報道,小米直接對接瞭用戶和供應商,根據用戶的反饋,直接將要求傳遞到代工工廠,在減少瞭代理商和中間流轉環節之後,也有效的避開瞭傳統模式的“牛鞭效應”。

如今過多實體店已經成瞭傳統零售的包袱,連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開始將電商市場視為新的轉機。中國不斷躍進的互聯網技術和電商市場實際上為國內服飾品牌帶來新的機遇。

去年9月,海瀾之傢曾與阿裡巴巴簽訂協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戰略合作將成為公司在中國乃至全球業務最重要的和可持續的銷量與利潤增長引擎。

不過今年1月,海瀾之傢轉投騰訊,獲騰訊25億元投資,還有傳聞京東和唯品會將繼續跟投。早前美團外賣也宣佈將與海瀾之傢開展合作,由美團外賣人員前往海瀾之傢線下門店拿貨,承諾一小時送達用戶。

值得關註的是,太平鳥也在去年9月宣佈與阿裡巴巴達成新零售合作,目標年銷售額在3年內突破200億。

有業界人士指出,騰訊和阿裡巴巴分別入股兩大服飾巨頭,對於雙方而言戰略層面的意義都大於財務層面。這不僅意味著騰訊和阿裡巴巴卡位戰滲透進服飾領域,對服飾品牌來說,可以效仿小米模式,借助互聯網資源加速增長的市場機遇。

上述兩大服飾品牌不僅通過電商平臺提高渠道分銷效率,另一方面也受到目前中國市場仍然缺乏依托大數據對銷售進行預測的技術影響。國內科技公司原本具有數據跟蹤技術,但是品牌目前還沒有抓住這一優勢,而Zara和優衣庫均已開始新一輪創新技術佈局,開展更加精準的零售預測。

國內服飾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個“小米”,或許正是因為缺乏“實現商業終結形態”的野心。打破跟隨Zara的思維定勢,建立全新的商業邏輯,才是新的出路。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16/286506.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蘋果印度面臨大麻煩

USB CONNECTOR

據印度報道,在印度市場發展並不順利的蘋果,目前再次遭遇巨大挑戰,若其在規定期限內拒絕印度官方研發的防騷擾軟件上架,iPhone將被印度電信運營商強制退網。

蘋果目前還未允許上架的這款防騷擾軟件名為DND(Do Not Disturb),這一App由印度電信管理局耗時多年研發,其開發這一軟件是為瞭應對屢禁不止的騷擾電話和短信,用於追蹤騷擾電話和短信。

但蘋果認為,這一App能訪問消費者的電話和短信,侵犯瞭用戶的隱私,因此一直拒絕其在App Store上架。

印度電信管理局日前已要求印度電信運營商,所有在印度境內的智能手機都要安裝最新版的DND應用,也即DND 2.0,對於在6個月之後未安裝這一App的智能手機,印度電信管理局將要求電信運營商將這些手機從移動網絡中移除,屆時相應的智能手機就無法使用印度電信運營商的網絡。

谷歌在2016年就已允許DND在谷歌Play Store上架供用戶下架,因而目前隻有蘋果App Store還未允許其上架,若蘋果在2019年1月19日之前仍拒絕其上架,屆時iPhone在印度的正常使用就將受到影響。

印度電信管理局監管的對象是印度電信運營商,但若電信運營商按照要求將iPhone從網絡中移除,受影響的還是蘋果及其消費者,這也不利於蘋果在印度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的未來發展。

雖然蘋果明顯不願意接受印度DND應用上架的要求,但蘋果在過去的一年裡還是在想辦法應對這一問題,去年10月,蘋果同意與印度電信管理局合作開發DND應用,但可能還是不願意分享用戶的通話和信息日志。

眾所周知,蘋果在保護用戶隱私方面的態度一直相當強硬,在2016年其就拒絕瞭美國聯邦調查局要求協助解鎖一部涉案iPhone 5c的請求,即便後來蘋果CEO庫克要參加國會是否解鎖iPhone的聽證會,他們也沒有妥協。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21/287536.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餘承東:華為今年有望出貨兩億部手機

USB CONNECTOR

華為手機業務部門主管餘承東上周三表示,今年是該公司有史以來出貨量最大的年份。截至7月18日,華為已出貨1億部手機,並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而華為全年中國和全球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目標是達到兩億部,躋身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供應商。

餘承東說:“此前,華為曾在2015年12月22日、2016年10月14日和2017年9月12日達到瞭一億部手機的出貨指標。鑒於我們僅在今年半年內達到1億部出貨量目標,我們今年年底的出貨量目標是2億部。”

華為的全球移動手機出貨量涵蓋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盡管今年全行業出貨量下降,尤其是三星和蘋果在2018財季一季度中的發貨量分別下降瞭2.4%和2.8%,但華為的快速增長勢頭依然不減,在同一時期,華為總共售出瞭3930萬部手機,與蘋果手機5220萬銷量的距離正在縮小。

華為和榮耀品牌均已開始進軍東南亞市場,尤其是在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印度。IHS MARIT的資深行業分析師Zaker Li預計,這兩個品牌在第二季度都在該地區迅速崛起。

分析師說:“鑒於下半年通常是智能手機銷售的旺季,主要品牌都將發佈旗艦手機,如果華為現在已經完成一億部手機出貨量的話,兩億部的出貨目標不難完成。”

華為將於今年第三季度發佈下一代旗艦系列。根據IDC的早期研究數據,2017年,華為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為1.531億部,落後於蘋果的2.158億部,韓國三星去年以3.173億部手機的總銷量領先市場。

據總部位於香港的Counterpoint公司稱,華為在六月和七月首次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搶占第二位,而在九月和十月的新機浪潮之前,市場相對平靜。但蘋果在九月發佈瞭新的iPhone手機後,很快又會重新站上第二名。

打敗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供應商一直是華為的目標,餘承東最近幾年多次提到這一目標。

2013年初,由於華為P系列手機的普及,華為首次成為主要的手機供應商,餘承東定下目標,在三年和五年的時間內,全球手機出貨量擊敗瞭蘋果和三星。

今年六月,華為推出瞭一款新的圖形處理技術,將在移動遊戲領域領先於其他基於Android的手機。該公司表示,這種名為GPU Turbo技術能夠將圖形處理效率提高60%,同時將能耗降低30%,使其在移動遊戲中勝過包括iPhone X在內的競爭對手。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23/287624.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

小米之傢北京旗艦店亮相 新零售暗藏的玄機

USB CONNECTOR

雷軍眼下可能隻關心兩件事:一是開店,第二件事還是開店。

成功登陸港交所以後,雷軍和他的團隊,接下來需要向投資者兌現之前諾言(起碼證明推進順利):擴大新零售版圖,將小米生態鏈穩穩紮根線下市場。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Apple、華為、OV等競爭對手線下基因強大,但雷軍雄心勃勃——他們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開出1000傢小米之傢,最終可能會在全國開1000-2000傢店。

7月15日,小米之傢通州萬達廣場店正式開業,這是北京第20傢店,也是北京面積最大的小米之傢,足足有570平方米,給到小米人更多施展空間。

這種施展不僅體現在小米、米傢產品上,還包括小米生態鏈平臺“小米有品”。更早以前的6月16日,小米之傢南京旗艦店開門營業。該店被雷軍稱之為“小米新零售旗艦之作”,除體驗全面升級外,在那傢面積超過700平方米的店裡,還傾斜部分資源,開辟“小米有品”專區。

作為小米新零售一大直營渠道,小米有品同樣在小心驗證線下落地的可能。筆者曾於今年6月初實體探訪小米有品全國首傢旗艦店店,並對該店體驗做粗淺分析。

通州萬達店也不例外,有品再次全面與小米、米傢產品“融合”在瞭一起。《零售老板內參》APP日前走進該店,試圖從這裡找到一些關於小米新零售理想線下模型的可能痕跡。

1

“小愛同學”加持,體驗全面智能化

通州萬達店位於廣場一層,貫通廣場內外,兩端均為落地透明玻璃門,視野更加開闊。該店延續小米一貫簡約、現代的設計風格,棕、白、灰等主色調錯落有致,並與左右的星巴克與Sephora形成明顯區隔。

產品陳列上,整體分為健康、出行、配件、音頻、智能、兒童等六個區域,同時在中間區域搭建廚房、床上用品、客廳、親子體驗區等多組特定智能場景,以強化觀感體驗。

臨街入口處,主要展示風扇、臺燈、掃地機器人、插線板等智能傢居產品。小米AI音箱作為語音中控系統,可協助控制產品開關及功能調節。值得一提的是,為引導到店用戶體驗,店內還特意設置瞭多條語音指令以供備選。

右側則為親子體驗區,米兔機器人、保溫杯、餐盤、烘幹器等兒童用品五顏六色,同時設有互動區,可供實際操作和體驗智能產品、玩具。如果說零售市場“得年輕人得天下”,那這傢小米之傢無疑是成功的(至少在暑假這個檔期)。筆者店裡閑逛時粗略統計發現,兒童在店裡的比例約占到1/4,並且均對智能場景表現出濃厚興趣。

與兩側商品緊湊碼放不同,中間則主要以實際體驗場景的搭建為主。75英寸的小米電視4與150英寸的米傢激光投影電視背對著背,既是功能對比,也給到店用戶有更多停下腳步的理由。

該店同時還原傢庭廚房使用場景,鍋、碗、筷、餐具、收納罐等被置於同一張操作臺上,一旁的墻上掛著不同規格和功能的鏟勺,頗有一番煙火氣。

轉過身來,桌上並排擺放著電飯煲、電熱鍋、料理機、凈水器、炒鍋、煎鍋等各式廚房電器及鍋具。鍋具相對比較特殊,除功能及品質外,尺寸、重量也是掌勺人尤為關註的方面,眼睛看一看,掂量一下輕重,更能輔助做決策。

除此之外,頗具層次感的安格爾黑胡桃原木餐桌椅,堆滿辦公用品小物件的書桌,搭配有精致咖啡杯的膠囊咖啡機,以及條紋四件套、乳膠靜音床墊組成的床具等,也被緊湊佈置居中的各處,極大地強化傢的感覺,“應該把小米搬回傢”,有店內消費者半開玩笑地說。

靠近廣場內側入口側,則著重展示小米手機、智能穿戴等產品。中間六臺體驗臺分別展示小米6x、小米8、紅米、MIX等系列手機以及鍵鼠、筆記本、頭戴式耳機等產品。左右兩側入墻櫃分別展示藍牙耳機、移動電源、音箱、路由器等配件,以及電熱水壺、電飯煲、掃地機器人等產品。

2

小米有品自然融入,小米新零售模型初現?

比起小米之傢,筆者實際上更加關註的是小米有品的落地形式。

首先從定位來說,小米之傢主要售賣小米、米傢品牌產品,本身SKU較少,且均為小米自有品牌產品,渠道相對易於管控。有品則不然,除售賣前述產品外,還兼售生態鏈品牌產品及精選部分第三方品牌產品,SKU超過3000個,屬於泛生活消費品平臺。

根據上市招股書,截至今年6月份,小米已累計投資210傢生態鏈企業,其中超過90傢公司專註智能硬件產品。小米對生態鏈企業的投資原則為“持股但不控股”,雙方共同設計和研發產品,並由生態鏈企業組織產品生產,下遊則通過小米自有渠道及第三方分銷渠道對外銷售,並進行收益分成。

小米有品長期以來走的是“爆品”模式,意圖在生態鏈企業身上復制或者傳遞小米產品理念。這樣做在完善小米生態鏈產品體系的同時,也保證瞭產品調性相對統一。但難就難在,如此多的生態鏈企業和產品,落地產品選擇及成本實難估量。

這種不確定性體現在,小米之傢在快速復制的同時,小米有品全國首傢旗艦店仍在試營業階段。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小米有品總經理高自光曾表示,小米有品未來是否更大規模開店,仍在動態考慮當中。

《零售老板內參》此前曾判斷,類似“店中店”形式的探索,或許將有更多機會落地。而在通州萬達店裡,這種融合似乎又更進一步。臨街入口處,小米有品LOGO十分醒目。並且從產品陳列來看,有品產品盡管數量相對較少,但陳列位置並無明顯傾向,部分與小米或米傢產品相互補充,同臺競技。甚至在部分貨櫃上,有品產品還被放置在最佳視野范圍上。

值得一提的是,該店有品產品外包裝一角均有“有品”、“小米有品”或“米傢有品”式樣標簽,以強化辨識度,但標簽名並不統一。《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從小米方面瞭解到,目前有品正處於新老包裝替換期,部分產品可能無此類標簽或出現不一致現象,未來有品會統一增加該類標簽。

事實上,這主要跟有品頻繁更名有關。有品起初名為“米傢有品”,2017年8月,米傢有品宣佈更名“有品”,去掉“米傢”屬性的同時,有品也正式對外界全面開放渠道,除售賣小米、米傢及生態鏈品牌產品外,還引入大批第三方品牌產品,轉型成精選電商平臺。最新一次更名,發生在今年5月,有品悄然更名“小米有品”,再度強化小米品牌標識。

多次更名背後,反映的是小米有品在內部的模糊定位。如今逐步融入線下渠道,或許這才最符合雷軍眼裡,新零售渠道應該有的理想模型。

3

小米新零售,一個小米之傢業態就夠瞭?

雷軍和馬雲都自稱新零售首倡者,但不管如何解讀,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都是共性觀點。小米是線上部分渠道佈局較為清晰,小米商城、小米之傢、有品、以及天貓旗艦店等把控多個入口。但線下則不然,各地情況錯綜復雜,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及縣鄉市場,必須給到渠道足夠利潤空間。

雷軍理解的新零售渠道,是向用戶銷售小米智能手機及其他智能硬件產品,從而建立龐大自有平臺,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提高整體銷售效率,並提供相應互聯網服務。

按照目前小米之傢推進速度,千店計劃似乎大概率會實現。但顯然,僅將小米、米傢落地線下,稱不上真正的“新零售”,小米有品必然需要同步落地線下。

那麼,一個小米之傢業態能解決所有問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受限於小米之傢本身的定位,似乎很難給到小米有品更多露出機會。小米、米傢產品線相對穩定,而“爆品”模式的小米有品則在源源不斷更新產品庫,競爭激烈,落地風險大。

小米有品往線下走的思路,筆者以為可分為兩條路徑:一是差異化選品;根據區域消費畫像,選擇性地投放產品到小米之傢門店,測試市場反應,同時保持周期性更新;二是各地開設小米有品旗艦店,給到小米生態鏈企業以及第三方品牌產品更多落地機會。

顯然,前者相對模式更輕,運作起來更加靈活,後者則有更多測試市場反應的機會。至於說,應該兩條路齊頭並進,還是先輕後重,從小米之傢通州萬達店身上,我們似乎能大概率找到一些答案。

source:http://www.ebrun.com/20180723/287635.s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