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白色污染?科學家欲將塑料垃圾轉化成柴油

  從左到右:王皓毅、韓五洲、黃正、史博

  新浪科技訊,4 月 21 日消息,美國佐治亞大學研究組在 2015 年 2 月 13 日發行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統計結果显示,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達 480 萬至 1270 萬噸。中國以每年 132 萬至 353 萬噸居於首位,印度尼西亞以 48 萬至 129 萬噸排在第二,菲律賓以 28 萬至 75 萬噸排在第三。塑料垃圾已經給人類的生存環境乃至整個地球帶來了危害。

  為此,4 月 20 日未來理解科學講座第 46 期在北京舞蹈學院為大家帶來了“塑料科學藝術”為主題的講座,邀請了科學家黃正教授和藝術家韓五洲老師分別從“科學”和“藝術”角度帶來精彩的演講。

  未來論壇青年理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術研究組組長王皓毅作為主持人為本期講座開場致辭,介紹了出席的發言嘉賓。演講嘉賓藝術家韓五洲和科學家黃正以及對談嘉賓著名舞蹈編導、製作人、藝術總監史博。

  藝術家韓五洲

  藝術家韓五洲老師的演講題目為“物盡其用”,藝術家在持續數年的藝術實踐中,幾乎都是使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如塑料、消耗品乃至廢棄物來進行創作藝術作品。韓五洲通過分享自己對塑料的切身感受和最近幾年的創作,讓大家看到了原來塑料可以有各種用處,除了變成一些我們可以循環使用的日用品,比如坐墊等還可以成為更有儀式感東西,變成一件藝術品,讓大家在欣賞藝術的同時產生更多的思考。

  黃正教授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組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正發表演講,主題為“關於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的研究”。發揮了化學家的創造力實現變廢為寶,將塑料垃圾轉化為柴油。聊塑料的發展史、危害以及塑料如何轉化成柴油,向大眾展示了中國科學家的化學智慧。

  黃正教授帶領大家回顧了塑料的發展歷程,塑料的產生是有其客觀歷史原因的。人類每年生產 3 億噸塑料,恰恰說明了它是一種用途廣泛、頗具價值的化學產品。塑料具備輕量化、剛性和強度高等優點,是人類工業生產、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但人類對塑料需求逐年增加的同時,又沒有很好地對塑料產品進行回收處理,最終導致泛濫成災。講座上他還詳細講解了他最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之一:烷烴資源的高效利用。“綠色化學是我們研究遵循的核心理念。雖然之前也有辦法將聚乙烯廢塑料降解,但涉及到高溫、產物選擇性差等各種問題,我們通過催化劑的介入可以在溫和的條件下選擇性生成清潔的柴油。”

  在黃正看來,創造力是化學這門學科最迷人的地方,而將塑料垃圾轉化成柴油,是化學創造力的體現。他表示,他的研究要實現量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催化劑的效率。目前,催化劑的使用量相對而言比較大,催化劑跟廢塑料質量比,大約能做到 1 到 100 左右,也就是加入 1 克催化劑就可以將 100 克的廢塑料降解。當 1 克催化劑可以降解 100 萬克廢塑料的時候,催化劑就有機會實現量產。這是黃正目前努力的方向,把催化劑效率提高,降低催化劑的用量。但同時也需要大家做好垃圾分類,讓科學家降解塑料垃圾的成本更低一點。

  舞蹈編導史博

  在嘉賓對談環節,主持人王皓毅、科學家黃正教授、藝術家韓五洲、著名舞蹈編導史博。這四位來自動物基因、化學、當代藝術、舞蹈等多領域,多學科跨界的交流讓現場的思想火花四射。不只是化學家,生物學家也在為改善環境努力。王皓毅給出了生物降解塑料垃圾的例子。比如:中國科學家用麵包蟲,日本科學家用細菌來降解塑料。就像前面提到的塑料垃圾增加,主要原因是處理不當。“塑料應用於各行各業,這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我們應該想想有什麼是可以避免的。”韓五洲認為老一輩人會把所有的生活垃圾用做肥料,幾乎沒有廢棄物,做到了物盡其用。塑料瓶、塑料袋在作為容器的職能結束后,還可以以其他功能繼續使用,比如製作成藝術作品。他提到了一個觀點,認為“沒有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史博回憶,他曾經把一種很輕很輕的塑料當做舞蹈道具,當時舞蹈演員、塑料、燈光、舞台交織在一起,是那麼美。但今天聽到這麼多塑料垃圾的信息,塑料讓他感覺很壓抑。讓他更多的思考了關於個人修行的問題,是不是我們可以讓自己的慾望減少一些,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會產生廢棄物產品的使用。

  由於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人人每天都會用到塑料產品。所以在和觀眾互動的環節中,大家也提出了各種問題,探討了關於環保、垃圾分類等等問題。現場甚至有一位觀眾自己帶來了幾種常見的塑料垃圾產品,現場演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丟棄生活垃圾的方式,把各種油漬和塑料廢棄物摻雜在一起丟掉,這樣更加大了塑料回收再利用的難度,幸運的是我們的社會正在積極的用不同方式推進垃圾分類的方式,比如現在在某些小區已經有出現了可以回收七八種不同垃圾的產品,通過獎勵給你“幾分錢”的方式,激勵人們垃圾分類回收的觀念。在對談的尾聲,嘉賓和觀眾也達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識,比如我們去購物的時候盡量用自己的布袋子而不是用超市的塑料袋,買咖啡的時候也可以帶自己的杯子而不是店裡提供的一次性杯子等等。

  在熱烈的掌聲中,未來論壇向發言嘉賓頒發了表彰證書,以此感謝他們對中國科普、科學教育事業所作出的貢獻。

  據悉,理解未來講座由未來論壇舉辦,是面向大眾開放的公益科學講座,每月一期,邀請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創新科學家擔任主講嘉賓,並與相關行業知名人士及企業家跨界對話,以傳播科學精神、啟蒙科學思想。理解未來講座形式不斷創新,內容覆蓋生命科學、醫療、材料科學、社會科學、量子物理、化學、數學、人文、科技等領域。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精選推薦文章】

帶您來了解什麼是 USB CONNECTOR  ?

為什麼 USB CONNECTOR 是電子產業重要的元件?

又掌控什麼技術要點? 帶您認識其相關發展及效能